【范中林六經辨證醫案少陰證淋病3】
肖××,女,36歲。
四川廣漢縣某小學教員。
【病史】小便不暢已十餘年,重則尿黃窘迫,欲解不出。
尿道灼痛,淋漓不盡。
經多方檢查治療,療效不顯。
1960年8月來診。
【診治】每晝夜小便數十次,量極少,有時僅數滴,澀痛,腰及小腹亦覺疼痛;下陰糜爛,白帶多;四肢不溫;舌尖邊紅,苔白滑。
此為少陰陽鬱,氣機不利。
法宜宣通氣機,化陰通腑。
以四逆散加味主之。
處方 柴胡24克 白芍24克 枳實24克 甘草9克 桔梗30克 茯苓30克 四劑 另以自製九成丹塗下陰患部。
服後,小便通利,諸證悉解。
下陰糜爛已好轉。
再以少量丹藥塗於患處,半月後獲愈。
【分析】《傷寒論》云:「少陰病,四逆,其人或咳,或悸,或小便不利,或腹中痛……四逆散主之。」
本例之小便不利,四肢不溫,並腹中痛,為邪入少陰,陽為陰鬱。
少陰為三陰之樞,邪氣滯於中,清濁不分。
加之患者久病不愈,鬱積而氣機阻滯日甚。
投四逆散舉下陷之陽邪,疏不宣之氣機。
以柴胡啟達陽氣,兼解鬱滯;芍藥養真陰,調解肝脾,俾土木和而氣機流暢;柴枳同用,一升一降,清濁分行。
仲景原方注:小便不利加茯苓。
恐其力緩,僅滲濕不足以暢氣機。
肺為水之上源,行呼吸,主一身之氣,喜清肅,取下行為順。
今外邪固束,則水道難於通調,故重用桔梗,辛開苦降;茯苓利水,與桔梗之開提相合,亦為一升一降。
水邪消,諸證自平矣。
【按語】《素問•靈蘭秘典論篇》日:「膀胱者,州都之官,津液藏焉,氣化則能出矣。」
可見小水雖由膀胱所司,若無氣機之轉化,焉能排出而為溺?故小便之病變,與腎、肝、脾、肺、三焦之氣化,關係密切。
在臨證中,對各種原因之小便失利或不禁,往往以相關臟腑經絡全面考慮。
範老認為,凡尿頻、尿急,欲出不盡,或閉塞不通,排尿澀痛;小腹、兩脅、腰部或脹或痛或酸;上述諸證,不必悉具,皆可以四逆散辨證加減論治。
歡迎光臨 【五術堪輿學苑】 (http://what.website.www.wsky.ink/) | Powered by Discuz! X3.1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