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五術堪輿學苑】

標題: 【學貴心悟】 [打印本頁]

作者: 豐碩    時間: 2012-11-24 22:26
標題: 【學貴心悟】

學貴心悟

 

【辭書名稱】教育大辭書

 

宋儒張載認為為學最重要的事,就是心能領悟書中的道理。

 

語見〔張子全書‧經學理窟〕:「學貴心悟,守舊無功。」

 

讀書若是因循舊說,人云亦云,將徒勞無功;

 

若能細細品味,領悟書中之義理,不僅事半功倍,而且能發掘新義,增長智慧。

 

至於如何做到「心悟」呢?

 

〔經學理窟〕有詳細的說明:1.心理保持輕鬆:「有急求義理復不得,於閒暇有時得,蓋意樂則易見,急而不樂,則失之矣。」

 

「觀書且不宜急迫,急迫了,意思則都不見。」

 

簡言之,讀書不可心急,心急反而不達,在輕鬆和悅的心境下,最容易開悟。

 

在閒暇時更能得到新的悟解。

 

2.探求書中真義:「觀書必總其言,而求作者之意。」

 

「言則指也,指則所視者遠矣。

 

若只泥文而不求大體,則失之,是小兒視指之類也。」

 

故讀書不可拘泥於文字,須探求作者之原意,因為文字只是一種符號,一種媒介,讀書務必穿過文字符號,去探尋其所代表的真正涵義,如此才能心悟。

 

3.隨手記下心得:「學者潛心略有所得,即且誌之紙筆,以其易忘,失其良心。

 

若所得是,充大之以養其心。」

 

讀書若有所得,應捉住靈感,即時摘記。

 

「心到」與「手到」必有助於義理之通達。

 

4.為學要多疑:讀書先要會疑,「於不疑處有疑,方是進矣。」

 

「在可疑而不疑者,不曾學,學則須疑。」

 

讀書的目的在「釋己之疑,明己之未達。」

 

由多疑至釋疑的歷程中,達到心悟。

 

5.寧靜專一:「書須成誦精思,多半在夜中或靜坐得之。」

 

「觀書以靜為心」,因為寧靜才能「制其亂」,能去除心中之雜念,而專注於書中之義理,才容易開悟。

 

成誦是熟記,對熟記的書,空閒時會進入思緒,往往能得到精確之處。

 

 

轉自:http://edic.nict.gov.tw/cgi-bin/tudic/gsweb.cgi?o=ddictionary




歡迎光臨 【五術堪輿學苑】 (http://what.website.www.wsky.ink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