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五術堪輿學苑】

標題: 【老子道德經五十四章學習心得】 [打印本頁]

作者: 江南布衣    時間: 2012-7-12 23:54
標題: 【老子道德經五十四章學習心得】
本帖最後由 江南布衣 於 2012-7-13 00:26 編輯

老子道德經五十四章學習心得 

原文:

善建者不拔,善抱者不脫,子孫祭祀不輟.

脩之身,其乃德真;

脩之家,其德有餘;

脩之鄉,其德乃長;

脩之於國,其德乃豐;

脩之於天下,其德乃普.

故以身觀身,以家觀家,以鄉觀鄉,以國觀國,以天下觀天下.

吾何以知天下之然?

以此. 

老師講解之前,我自己理解如下:

善建者不拔,善抱者不脫,子孫祭祀不輟.

專長於創立的人未動搖,專長於納入懷裡的人未失誤,後代子孫敬拜的儀式祭拜未中斷或停止。

脩之身,其乃德真;

研習這個軀體,他的恩惠自然、本性。

脩之家,其德有餘;

研習這個親屬所共居的地方,他的恩惠事實、狀況的正面存在多出來的;

脩之鄉,其德乃長;

研習這個基層的行政區域,他的恩惠於是高度大;

脩之於國,其德乃豐;

研習這個在古代諸侯的封地,他的恩惠於是很充足;

脩之於天下,其德乃普.

研習這個在時間裡面,他的恩惠於是廣。

故以身觀身,以家觀家,以鄉觀鄉,以國觀國,以天下觀天下.

所以用軀體看軀體,用親屬所共居的地方看親屬所共居的地方,用基層的行政區域看基層的行政區域,用諸侯的封地看諸侯的封地,用時間裡面看時間裡面。

吾何以知天下之然?

我為什麼了解時間裡面如此?

以此.

用這個。

如果我已經了解清楚了時間程序法則,并且善於創造,那麼我的這個地位,不會輕易動搖。專長納炁的人,幾乎沒有失誤。

所以後代都傳承著他的精神或作用,沒有停止過。

通過研習本身,那麼德行自然歸於本性。

通過研習家,那麼恩惠就多得有剩餘了。

通過研習十里之鄉,那麼他的修行就相當的高了。


通過研習一國之地,那麼他的影響與恩惠就很充足。

研習天下萬物,那麼他的影響將非常廣泛。

所以,處理事情應該因材施教,避免出現超過承載能力而發生事故。

我為什麼可以了解到這麼深奧的道理呢?因為通過以上的方法就可以清楚了。

聽完老師講解,才知道這篇理解上的偏差是如此的大。

正確的理解論述如下:

善建者不拔,善抱者不脫,子孫祭祀不輟.

專長於創立的有非除去,專長於志向的人非離開,後代敬拜的儀式未中斷。


脩之身,其乃德真;

研習此名分地位,那個你的遵循規範自然的本性。

脩之家,其德有餘;

研習此居住的地方,那個遵循的規範事實狀況正面存在不盡的。

脩之鄉,其德乃長;

研習此境界,那個遵循的規範你的專精技能。

脩之於國,其德乃豐;

研習此在地區,那個遵循的規範你的東西很多。

脩之於天下,其德乃普。

研習此在時間裡面,那個遵循的規範你的平常一般性的。

故以身觀身,以家觀家,以鄉觀鄉,以國觀國,以天下觀天下.

所以用名分地位看名分地位,用家居的地方看家居的地方,用境界看境界,用地區看地區,用時間裡面看時間裡面。

吾何以知天下之然?

我為什麼洞悉時間裡面正確性呢?

以此。

用這裡。

這篇文章告訴我們:

1,如果你是專長於創造的,那就不是以除去的方式更替,不是因為創造新的而將原來的舊的丟棄掉。

2,如果你是滿懷大志的,那就不能退卻或退隱。

3,要懂得延續,通過祭祀的方法讓子孫後代傳承。

這就是作為一個可以影響時勢的人所具備的三個要求定義。

要懂得研習自己的身份與地位,那麼德性自然的回復本性。

先修身,後齊家,然後才有可能治國平天下,施展抱負與才能。

在每一個階段,就針對這個時期這個階段制定出相應的措施與方法。

如果此時只有五分的能力,卻以十分的炁去催動的話,那結果可想而知。

所以,在特定的時間要用相應的方法處理。

給予機會有能力者,讓他得到機會後,增加自身的能量。

然後讓他自己用自己的專業知識,通過努力奮鬥而取得成功。

我們之所以掌握知識與專業技能,是因為需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與利用這方面的優勢來獲取資源與成功,時間裡面的程序法則只能做到輔助與增加成功的機會。

主輔分清楚,以輔來幫助主而獲得成功,這樣才是正確的方法與認知。

如果以為一個人只要得炁就可以天下無敵,只要坐在家裡什麼都不用做,自然就能成功了。

那證明還是不了解這套程序法則的威力與運用。

這無疑已經陷入迷信了。






歡迎光臨 【五術堪輿學苑】 (http://what.website.www.wsky.ink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