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帖最後由 廉貞 於 2013-5-3 20:51 編輯
【成方切用】 書名:成方切用 作者:吳儀洛
朝代:清
年份:公元1761年
分類:方書
品質:0%
序
《內經》,醫之奧旨也。
諸方,醫之粗跡也。
近代時醫,相率以方授受,而求經論者無之。
舍奧旨而務粗跡,安望其術之神良乎。
雖然方亦何可廢也,方以立法,法以制宜,譬之工,匠心獨創,斷未有?規矩而為之者。
特神而明之,存乎其人焉耳。
古昔方書,得人乃傳,扁鵲倉公,皆稱禁方,秘不輕授,所以漢時以前,成方絕少。
而仲景為方書之祖也,仲景以後,方書充棟,無如制方者日益多,而注方者不少概見。
宋成無己始將仲景一百十三方,論而注之,使觀者知其端緒,漸得解會,但循文訓釋,仲景之良法精義,不能盡徹。
迄明興,始有吳鶴皋之醫方考,因病分門,詞旨明爽,海內盛行,但搜采不無闕略。
近日汪、庵仿成氏吳氏之意而擴充之,采輯古方,名曰集解,先詳受病之由,次解用藥之意,
碩論名言,采搜甚富,然不能無承訛襲愆之說,且於新方,總未采錄,均未可以語全書也。
洛不揣愚陋,取吳氏汪氏所輯而增改之,得古今良方凡一千一百余首,稟諸經以觀其合,訂之證以發其微,編為十三卷,題其端曰
,成方切用。 以所錄皆取切於時用之方,而尤其用方者之切於病情也。
何則,邇來風氣浸薄,人之稟受,遠不及古,故方有宜古不宜今者。
設起仲景於今日,將必有審機察變,損益無已者,而謂錄方可不切於時用乎。
且病有標本先後,治有緩急逆從,醫貴通變,藥在合宜,苟執一定之方,以應無窮之證,未免實實虛虛,損不足而益有餘,反致殺
人者多矣。 用方之切於病,豈易易哉,然則如之何而後可,曰:研窮乎《靈樞》《素問》,而經義無不通也。
詳求夫望聞問切,而證因莫能遁也。
深悉於氣味陰陽,而藥性剖其微也。
夫然後經之以法,緯之以方,從斯集而合離變化焉,自迎刃而中其肯綮矣。
乾隆辛巳冬月澉水吳儀洛遵程書於硤川之利濟堂
引用http://jicheng.tw/jcw/book/%E6%88%90%E6%96%B9%E5%88%87%E7%94%A8/index
|